联系人:戴先生
电 话: 0769-81760079
传 真: 0769-81889787
手 机: 13630008066
E-mail: dgqgjs@163.com
地 址: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涌头工业区莞长路124号
首钢“7.21”抗洪精神难能可贵
——王青海到北京生物质能源项目工地慰问考察时指出
7月25日,首钢总公司领导王青海来到北京生物质能源项目工程建设工地,看望奋战在抢险一线的首钢干部职工,考察工程质量和受损情况,指导救灾善后工作。王青海指出,首钢干部职工在迎战“7.21”特大自然灾害过程中,展现出的奉献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三创”精神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在钢铁市场不景气和首钢实现伟大的转型时期,“7.21”抗洪精神难能可贵。
在生物质能源项目工程建设工地,王青海与总公司能源环保部、党委宣传部、生产部、办公厅等单位负责人一同察看现场情况。王青海等领导边走边看,在主体工程护坡前,当有关负责人汇报在这次自然灾害中,无一人受人身伤害,工程主体没有受到大的损害时,王青海高兴地说,我们的工程质量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下一步要做好护坡加固工作,安排好值班,决不能大意。生物质能源项目指挥部、工程建设指挥部、鲁家山矿、首建集团、生物质能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汇报了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北京生物质能源项目工程的受损情况,以及灾后恢复抢修工作。
听完汇报后,王青海代表总公司党委向在“7.21”大暴雨中做出巨大贡献的首钢职工表示感谢。他说,在大灾难面前,首钢人不怕苦、不怕死,维护国家财产,保护人身安全,领导靠前指挥,体系严谨,协调组织有序,这种做法不仅是首钢精神的体现,也是钢铁企业所表现出的军队严密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执行体系的一种体现。首钢有这样一支纪律严明、敢于担当、敢于向前的队伍,确实值得赞扬。特别是在当前钢铁市场不景气和首钢实现伟大转型的特殊时期,这种精神更难能可贵。相信首钢人只要有这种精神,坚持不懈,一定能够扫清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王青海说,我们顺利地渡过了这次特大自然灾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工程指挥部及各参战单位领导意识超前,具有前瞻性,在灾害发生时,预令的下达和组织体系的执行非常及时到位。特别是鲁家山矿多年来在山区施工中所积累的经验,使我们能够尽早发布预案,早做准备,使我们不受任何伤害。二是参战单位领导靠前指挥,恢复、抢修及时得力,措施到位。三是协同精神、合作意识强,虽然工程涉及单位多、人员多,但在大灾面前,协同高效的体系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四是抢险精神强,组织得力,工作及时到位,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尽快恢复道路、通水、通电等,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五是工程设计水平高,施工质量好,首钢集团整体管理水平得以充分体现。王青海指出,这次抢险救灾工作是落实首钢“三创”精神的很好典范,是实实在在落实首钢“三创”精神的具体行动,在全集团上下要树立这样一种精神,要体现在下一步首钢转型发展的行动上。就做好善后工作,王青海要求,一是认真总结经验,决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更不能有任何放松,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和各种保障工作,以更大的决心、信心和能力迎接更大的挑战。二是工程质量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抓好工程进度,北京生物质能源工程是北京市的一项重点工程,我们一定要给北京市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强降雨,在这次自然灾害中,位于门头沟鲁家山矿南区的北京生物质能源工程项目遭受大雨和洪水侵袭。工程建设指挥部、鲁家山矿领导立即行动,靠前指挥,组织干部职工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中。22日一大早,总公司党委常委、常务副总经理徐凝率有关部门负责人赶赴工程现场,查看灾情,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徐凝要求,先生活、后生产,尽快恢复道路、用水、用电、通讯,安排好职工生活,在保证职工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为下一步的工程施工做好准备。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东莞市冶科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涌头工业区莞长路124号 邮箱:dgqgjs@163.com
电话:0769-81760079 手机: 13630008066 联系人:戴先生
产品导航:不锈钢线 | 不锈钢丝 | 不锈钢弹簧丝 | 不锈钢螺丝线 | 不锈钢扁线
备案号: 粤ICP备13034786号-1